美智库最新报告:对华贸易实际上提升美就业率
来源:环球时报
【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辛斌】据香港《南华早报》15日报道,美智美业当地时间14日,库最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联合斯坦福大学推出的新报“中国大数据”项目发布最新报告称,美国“没有因与中国的告对贸易而遭受净就业损失”,对华贸易实际上促进美国就业。华贸
报告称,易实在制造业就业方面,际上美国就业人数从1998年约2000万,提升降到2010年1494万。美智美业此后9年,库最制造业就业一直在缓慢回升。新报总体而言,告对2010年至2019年期间,华贸尽管从中国的易实进口增长23%,但美国的际上制造业工作岗位也增加10%。这表明,对华进口对美国就业的影响在2010年前后减少了。
报告引述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王直研究团队的分析说,2000-2007年,每个被分析的美国地区的平均效果是净就业增加1.27%。由于与中国的贸易接触,平均每个地区的工人工资都增加75%。他们还发现,受过大学教育的工人是贸易的赢家,平均工资每年增长7.2%,而没有受过大学教育的工人工资每年平均下降4.3%。该团队的结论是,“贸易的赢家远远超过输家”。
美国德雷塞尔大学安德烈·库尔曼团队的研究也与此类似。他们发现,在人力资本水平较低的地区(以拥有大学学历人口占比衡量),如美国中西部和南部,就业岗位流失被人力资本较高地区(如西海岸和东北部)服务业岗位的增加所弥补。因此,他们不同意关于对华贸易导致美国就业岗位净流失的观点。该团队表示,没有发现2008到2015年间,对华进口对美国制造业和服务业有任何太大影响。
报告还称,并非所有制造业就业岗位都是由于进口竞争失去的。几乎所有样本国家,包括中国,都出现制造业就业份额下降的情况。部分原因是有些工作岗位绝对流失,但越来越多的原因是服务业工作岗位快速增长。
还有一个结果似乎是所有学者都认同的:受教育程度更高、经济更多样化的美国地区,受对华进口激增影响程度要小得多。这一发现与全球化对其他国家影响的数据一致,在这些国家,更好的教育和再培训机会提高工人从国际贸易中受益的可能性。因此,应通过国内项目来解决失业工人困境。加强保护主义减少进口,不是解决劳动力失业问题的最佳工具。
相关文章:
- 新文件看点聚焦:各地核酸检测怎么开展?高、低风险区如何分类管理?
- iphone14遇冷,立讯精密怎么办?
- 原汇添富明星基金经理雷鸣“公奔私”落定 上海润时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完成备案
- 10月19日银行早报:五家银行披露三季度业绩快报,华夏银行定增缩水背后,破净潮给银行再融资带来挑战
- 半年下跌超五成,锡价创年内新低
- 安集科技前三季扣非最高预增273% 股价三年涨4倍居科创板首批公司前列
- Netflix高管解读2022年Q3财报:降价对于用户流失率的影响是正面的
- 快讯:新东方在线涨超9% 机构指公司具备一定估值溢价
- 净利降63%、存货周转天数超200天、被罚962万 澳优乳业能靠羊奶酪翻盘吗?
- 六家上市银行披露强劲业绩预告 专家预计前三季度银行业绩整体亮眼